六六文学

第176章 孙乾(第1/2页)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的暮春,颍川郡的桑柘树正抽出新芽。

孙府后巷的青石板路上,十三岁的孙乾抱着一捆竹简踉跄前行,腰间的玉珏磕在书箱上,发出细碎的清响。

这是他第三次去郡学借书,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五经须通读七遍”,此刻竹简上未干的墨香里,还混着药铺里残留的苦参味——半年前,那场夺走父亲的伤寒,让这个以“耕读传家”的士人之家,突然只剩他与寡母相依。

“乾儿,今日先生讲了什么?”母亲在灶台前转身,鬓角的白发比去年又添了些。

孙乾将竹简搁在案头,指尖划过《公羊传》里“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的批注,忽然想起课堂上徐庶拍着桌案的激愤:“黄巾贼祸乱州郡,朝廷却卖官鬻爵,这天下何时能安?”

窗外传来里正催促赋税的喊声,檐角的铜铃在风里摇晃,像极了父亲出殡那日,灵幡掠过街角的颠簸。

颍川多高士,自战国时便有“得颍川者得人才”之说。

孙氏虽非名门,却因祖父曾为郡中小吏,家中藏得半壁书橱。

孙乾记得七岁那年,父亲带他去拜访荀氏族人,途经太丘长陈寔的旧居,青石门楣上“德星聚”的匾额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父亲那时说:“士人立世,当如陈仲弓,以德行化民,以学识正心。”

此刻他摸着案头斑驳的砚台,忽然懂了父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当乱世的阴影漫过书斋,书生的笔,终要从批注经义转向书写现实。

十四岁那年,郡学来了位游学的先生,讲《春秋》时竟抛开注疏,直接痛陈“今上失德,宦官弄权,此乃亡国之兆”。

课堂上的少年们屏住呼吸,唯有孙乾注意到先生袖中露出的半截竹简,上面歪扭地写着“苍天已死”四字。

课后他追上先生,在桑树下恭敬一揖:“晚生愿闻‘乱世何为’。”

先生盯着他清瘦的面容,忽然笑道:“子不闻‘执干戈以卫社稷’?然书生之剑,在舌,在笔,在胸中之丘壑。”

那夜孙乾在烛下抄录《韩非子》,墨汁三次滴在竹简上,晕开的痕迹像极了郡图上蔓延的战火。

他不知道,六年后,当黄巾军的火光染红颍川天际时,自己会跟着徐庶踏上流亡之路,更不会想到,那个在桑树下指点他“书生之剑”的先生,竟会在次年死于党锢之祸——临终前托人送来的,是半卷残缺的《盐铁论》,卷尾用朱笔圈着:“明时治世,暗时治身,然士不可忘天下。”

建安六年(201年)的深秋,新野城的夯土墙上,枯黄的草穗在风中瑟缩。

刘备望着城下扬尘的车队,手按剑柄的指节泛白——这是他第三次投奔刘表,寄人篱下的滋味,比汝南战败时的箭伤更灼人。

“使君,颍川孙乾求见。”亲卫的通报打断了思绪,帐外传来衣裾扫过碎石的声响,抬头时,见来人着青布深衣,腰间玉珏随步伐轻晃,正是徐庶信中提及的“才堪任重”的同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群书漂卍解和狼女孩一起开卡车冒险吧!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凌凌快跑!他好像真的喜欢你!边荒枭龙我在男频修仙那些年八零:改嫁绝嗣京少,渣前夫哭红眼黑莲花嫡女捂不热,清冷权臣红眼了略施耳光,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门老祖重生七零做恶妈,孝子贤孙都跪下!开局一个塑料瓶,大佬天天带我飞重生六零,嫁高冷军官团宠了亲历灵异小故事合集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谁还没个竹马哥哥异瞳2023世界入侵:从元素召唤开始无敌祸害大明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出家为尼后,摄政王手捧凤冠求入赘侯府吃绝户?她夺凤位屠尽白眼狼把自己上交国家,八零美人旺全国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快穿:我从末世开始变强皇权旁落?朕用仇恨值铸就无上帝座!申公豹:我都不争了,你们倒来求我了?西游:大圣传承,斗战三界重生港片:黑虎崛起快穿之唯你,是我的心之所向异案录钓系主播读心上位,冷脸榜一他破防了!斩神:开局在苍南市混日子快穿之天残地缺原神:旅途何日到终焉斗破:三年斗皇,五年斗尊穿古养崽路七娃难管束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禁娇鸾:惹上暴戾太子逃不掉!